[新聞事件]主題: 致富不忘扶貧--大舜紐扣企業家的 ... 發布者:中國紐扣交易網 葉
03/12/2014
Visit:24 ,Today:1
致富不忘扶貧--大舜紐扣企業家的“捆錢基地”
中國紐扣交易網訊:
“我得到一個消息,有個剛上大學的孩子家境困難需要資助,咱這兒有沒有誰合適結對一下?”“前天老陳還跟我嚷嚷過,說想再幫助幾個孩子,這事就交給他吧!”昨天,“捆錢基地”的“幫主”許永娟和“常務副幫主”彭浩又聚到一塊,討論起了“捆錢基地”的新一輪愛心行動。
“捆錢基地”是嘉善縣西塘鎮大舜村紐扣行業一群民營企業家的QQ群。成立5年來,這個由“土豪”組建的QQ群既是一個研究如何“獲益”的同行業交流群,更是一個參與公益、研究如何“捐錢”的愛心“根據地”。在慈善的旗幟下,群里的會員從少到多,活動也越來越豐富,常年資助的貧困學生及家庭達到30多戶。
一桌飯燃起一片善心
“一頓飯讓我們做出了第一個愛心決定。”許永娟說,“捆錢基地”成立的契機很偶然,5年前,西塘鎮大舜村一群從事紐扣產業的同學搞了個聚會,每人交了500元份子錢,結果一頓飯下來還有剩余。“剩下的錢怎么用?我提議,要不就捐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吧。沒想大家一拍即合。”許永娟說。
說干就干,回去以后,許永娟立刻創建了QQ群——“捆錢基地”,12名大舜村從事紐扣行業的同學相繼加入。
“一合計,大伙兒就決定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打造一個愛心的基地。”彭浩說,在群里,大家討論決定,要把捐助的重心放在貧困地區的困難學生身上。
以后每逢聚餐,大家都會自覺掏出500元作為份子錢,除了共敘友情外,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商討捐助事宜上。“群成立后,大家捐錢積極了,但吃飯卻越來越簡單了,都想著用更多的錢捐給孩子們。”彭浩說,群里決定,善款由每次聚餐結余的份子錢為主,統一以“捆錢基地”的名義捐出。結果這群“土豪”們聚會時,都會心照不宣地少點一兩個菜,希望有更多的余額能夠送到孩子們的手上。
一封信堅定一份事業
“我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穿這么好的鞋,媽媽不讓我穿,說要考出好成績才能穿,那樣才不白費你們對我的一番好意。叔叔阿姨,我一定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愛心行動開始不久,“捆錢基地”就收到了一封受助孩子寫的感謝信。
“剛開始的時候,誰都不能確定這個群能堅持多久。”許永娟說,但是受助家庭、孩子的感謝信陸續飛來,這些信件中,不僅有孩子們寫的,也有家長請人代筆的,不僅有盲文,還有圖畫,甚至還有手工作品。因為感動,激發了群友們更大的熱情,大家都覺得這件事情很有意義,值得堅持做下去。
一次,許永娟給一位剛考上大學的寒門學子匯去了500元學費。沒多久,她就收到了這位學生的感謝信。第二學期,許永娟再次準備匯款時,這個孩子卻選擇了拒絕,她說:“哥哥姐姐們獲益也不容易,學校有很多勤工助學的崗位,我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努力,希望‘捆錢基地’把愛心獻給更有需要的人。”
“孩子們的來信讓我們感到溫暖,我們真真切切地覺得自己在傳遞正能量,助學這件事做對了!”許永娟說。
一群人帶起一支隊伍
“捆錢基地”一向作風低調,但隨著他們愛心助學事跡的“曝光”,基地的影響不斷擴大。
“兩年前,我收到了一個包裹,里面是14件衣服,當時還納悶是不是誰寄錯了?”彭浩回憶道,結果一查,發貨人居然是他的一個香港客戶。原來一周前,這位客戶在彭浩的廠里聽說他建群幫助孩子的事,十分感慨,回香港之后,很快就給“捆錢基地”寄來了一份愛心。
“一個在外地的同學聽說了‘捆錢基地’,也強烈要求捐錢算他一份。”
“我在健身房提到這個事,三名教練二話不說,非得問我群號,堅持要加入進來……”
如今,要求加入的愛心人士越來越多。據統計,目前“捆錢基地”現在確認核心“會員”已經有30多名,不僅有企業老板,也有普通百姓、公務員等。
隨著愛心隊伍的不斷擴大,經過研究,“捆錢基地”進行了捐助制度改革。
“現在我們采取的形式是‘承包到戶’,捐助者按照每個月100-200元的標準,給結對的孩子們寄錢,解決他們的生活費。”許永娟說,“承包到戶”使得助學行為更為穩定、持久,管理也更加透明、簡便。
中國紐扣交易網
newniukou.99114.com
最后更新: 2014-03-12 08: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