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超載條例“雷聲大雨點小”
【中國物流網】原本以為會對公路運輸行業帶來巨大影響的《公路安全保護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一個月后,其嚴查嚴罰超載超限貨物運輸的新規定并沒有真正執行,這對很多物流企業的未來經營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在《條例》實施前,我們按新規定購買了一批新貨車,由于減少了集裝箱的長度和寬度,每輛車要比以前的貨車少裝10立方米的貨,但同行的超限車輛依然可以在道路上暢行無阻,這顯然不利于公平競爭,無形中增加了我們的成本。”國內一家位列前五位的公路貨運企業高層昨天對記者無奈地表示,現在,很多企業都不知下一步如何是好,到底按照什么標準選擇貨車?
超限并未被查
《條例》對運輸車輛超載超限的規定尤其嚴格,比如運載汽車的貨車車長不能超出16.5米,同時對車輛上的集裝箱的長度和寬度也都有限制。如果企業的貨車違規上路,除了罰款,還可能吊銷其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
上述公路運輸企業的高層曾告訴記者,很多公司車上的集裝箱,會比規定的標準寬度超出20厘米到30厘米,一般一個集裝箱的造價就要8.5萬~9萬元,要按照標準來改造或者更換集裝箱,需要耗費不小的成本。
經營難度加大
除了糾結于《條例》新規的執行力度,很多公路運輸企業還在為物流需求的增幅放緩和成本的持續上升而煩惱。
國內三大公路物流運輸巨頭之一的上海佳吉快運有限公司總經理郭修明就對記者透露,目前公路運輸市場的增長幅度不如去年強勁。“我們今年上半年的增長在10%左右,而往年都有20%~30%,此外,由于油價、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公司的利潤更是比去年有所下降。”
郭修明指出,受今年經濟大環境的影響,銀行信貸緊縮,一些客戶的運營相比去年困難,這相應影響了對公路貨運的需求,另一方面,油價和人工成本還在不斷上漲,單單人工成本就要比去年增加1000萬~2000萬元,上漲的成本也無法完全通過提價來消化。
文章來源 物流業門戶 西部物流
www.wlymh.com/news/17510526.html